医药行业承压、企业利润下滑 上市药企如何自救

 /中国商网(记者颉宇星)最近上市药企的日子不好过。截至4月30日,A股上市的医药生物企业中,除*ST长生(002680)外,292家上市医药生物企业均已发布2018年年度报告,其中有104家企业净利润出现负增长,25家药企出现亏损。据记者了解,利润下滑的主要原因是相关政策调控以及原料药价格上涨。面对压力,药企纷纷开启自救之路挽回业绩。业内专家认为,随着该行业竞争加剧,产品单一且高度同质化的企业在未来得盈利机会可能越来越少,容易被淘汰。

近半数药企净利润下滑

据记者统计,发布年报的292家企业中,有25家企业出现亏损,亏损最严重的前三位分别为ST冠福(002102)、千山药机(300216)和人福医药(600079),归属于母公司股东及其他权益持有者的净利润分别为-27.12亿元、-24.66亿元、-23.58亿元。

另外,共有104家上市医药生物企业的净利润出现负增长,下滑最厉害的三家药企为海正药业(600267)、太龙药业(600222)、阳普医疗(300030),分别同比下滑3730.15%、2349.17%和1325.99%。

营收方面,46家企业营收出现下滑,同比下滑最严重的前三家企业是国发股份(600538)、国新健康(000503)、启迪古汉(000590),分别下滑48.32%、48.11%和45.91%。

营收与净利润均出现负增长的有35家企业,如上海莱士(002252)、珍宝岛(603567)、尔康制药(300267)、未名医药(002581)等。

在292家企业中,共有60家企业的资产负债率超过了50%,包括复星医药(600196)、信邦制药(002390)、国药股份(600511)、华海药业(600521)等。其中资产负债率最高的为千山药机,2018年负债率高达168.53%,负债总额为42.95亿元。

值得注意的是,广为消费者熟知的哈药股份(600664)业绩也有所下跌,归属于母公司股东及其他权益持有者的净利润在2017年和2018年连续下滑。其营业收入从2014年开始就一直减少,2018年营收为108亿元,创近五年新低。

据最新数据显示,2019年一季度,哈药股份营业收入26.74亿元,同比下滑6.43%,归属于母公司股东及其他权益持有者的净利润为-1.45亿元。哈药股份在一季报中预测,第二季度当季的业绩不会明显好转,公司年初至下一报告期末累计净利润仍然为负。也就是说,今年上半年哈药股份将不可避免的出现亏损。

两大原因导致

为什么许多药企会出现利润下滑现象?多数企业在年报中提及了相关政策带来的压力。中国医药商业协会相关专家向

记者表示,企业反映的情况确实存在,很多药企因为跟不上国家的政策变化,没有及时实现转型升级、调整业务方向,导致利润下滑。

据了解,2016年,国务院医改领导小组办公室等八部门发布《关于在公立医疗机构药品采购中推行“两票制”的实施意见(试行)的通知》,药品从药厂卖到一级经销商开一次发票,经销商卖到医院再开一次发票,减少流通环节的层层盘剥。这导致很多药品的销售费用由经销商转移到了生产商,生产商的销售费用增加。

2018年,国家医疗保障局在北京、上海、广州、深圳、天津、重庆、厦门、成都、西安、沈阳和大连11个城市试点集中带量招标采购,组织各地拿出当地公立医疗机构年用药量的60%-70%招标,通过了仿制药药效评价的药厂竞标。简单说就是统购统销,价低者得,这就导致收购价格远低于原本的市场价格。

上述专家表示,这样的产业政策在长期实施后,对医药行业利润的影响比较明显。日本在实施过类似政策后,实力较弱的中小型药企的数量下降,药品市场集中在大企业手上。

除了政策原因,原料药涨价是导致药企利润下滑的另一大原因。据记者统计,未名药业、黄山胶囊(002817)、同和药业(300636)、兴齐眼药(300573)等企业均在财报中表示原料上涨造成了业绩下滑。所谓原料药即药的有效成分。原料药添加一些辅料后,就成为患者手中买到的药。其涨价一直是医药行业的热点。今年3月份,康恩贝(600572)董事长胡季强就公开表示,不少原料药的价格较前几年提高了二三十倍,尿酸原料药价格几年前为30元-40元/kg,近两年一度上涨到900元/kg。

而暴涨背后的主要因素之一是原料药供应商单一,容易对市场形成垄断。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已于2017年发布了《短缺药品和原料药经营者价格行为指南》,针对原料药垄断进行整治。

在上述专家看来,相关部门的处罚的力度还不足以对原料药垄断形成有力震慑,还需要有更强的监管和政策来解决积压已久的原料药垄断问题。

药企转型自救

面对上述情形,药企开始了自救之路。部分药企将业绩增长寄希望于其他领域,例如哈药股份对美国保健食品公司健安喜的投资。健安喜成立于1935年,是美国最大的保健食品品牌之一,目前在全球50余个国家和地区拥有9000余家零售门店,提供1500余种产品。哈药集团引入健安喜后会丰富哈药保健品的产品线,便于哈药集团保健食品的升级、换代和转型。

为了这笔交易,哈药股份共支付了约3亿美元认购健安喜优先股,成为其单一最大股东。不过自从2015到2017年,健安喜亏损金额连年上升,市值大幅缩水。而在中国市场上,汤臣倍健(300146)、合生元等也已纷纷与国际知名保健食品企业合作,未来竞争将更加激烈。

还有部分药企致力于研究新药。例如海正药业斥资2.38亿元重点布局创新药海泽麦布,海泽麦布是胆固醇吸收抑制剂,其定位为基于药物依折麦布的创新类产品。

与此同时,国内多家药企早已入局基于依折麦布的新药和仿制药。据媒体统计,已经有超过30家制药企业拿到了依折麦布仿制药的生产批文;20多家制药企业的依折麦布新药已处于新药试生产和新药临床阶段。姗姗来迟的海正海泽麦布前景似乎并不乐观。

江中药业(600750)则选择以收购其他制药公司的方式来丰富药品产品线。其在2019年1月完成桑海制药和济生制药51%股权收购。

江中药业表示,在业务结构上,由过去单一依靠本部江中牌健胃消食片、草珊瑚含片、乳酸菌素片等产品为支撑,变为以本部现有OTC及保健品业务为主、桑海制药和济生制药的中药OTC和中药处方药业务相结合的业务布局;同时产品批文从原有数十个增加至两百多个,涵盖领域从原胃肠助消化、上呼吸道延伸或扩展至泌尿系统、消化系统、心脑血管、安神补脑等领域。未来公司将通过梳理和规划桑海制药和济生制药产品和业务,推动资源互补、业务协同。

中国医药商业协会相关专家认为,目前医药企业不再“吃老本”,开始丰富产品线,加强新药研发,试图分散经营风险。市场将淘汰一批跟不上行业变化、产品结构单一的医药企业。资金实力和研发能力强的企业将占领更大份额的市场。

相关产品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