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做到防疫与复工“两不误”,顺德选派2000名机关企事业单位党员干部担任疫情防控指导员,分片包干、挂点指导,上门帮助企业做实做细防疫措施,解决企业实际困难,推动企业有序复工复产,实现规模以上工业企业指导全覆盖。截至2月16日,全区7790家企业申请复工,其中已复工规模以上工业企业1889家,占全区规模以上工业企业总数82.67%。
线上线下上好企业“健康教育课”
规范员工管理是企业复工复产后疫情防控的关键。2月8日,区卫生健康局组建13支疫情防控党群宣讲队,由南方医科大学顺德医院、广州中医药大学顺德医院、广东医科大学顺德妇女儿童医院和10家镇街公立医院300余名党员、入党积极分子医护人员组成,全力配合区镇疫情防控指挥部企业管理组,深入1000余家企业开展复工复产疫情防控健康指导工作。2月13日,广东医科大学顺德妇儿童医院党群宣讲队来到广东伟经日用五金制品有限公司,疫情防控指导员兼队长郭惠荧为公司员工讲授复工复产“第一课”,围绕员工健康监测、个人卫生防护、公共场所消毒、留观应急处置和重点场所管理等进行专业指导,现场讲解新冠肺炎防控健康贴士,示范六步洗手法和口罩佩戴方法,对企业复工复产注入“强心剂”。员工纷纷点赞,“通过本次专业宣讲,我们提升了认识,尤其是更加明白个人防护具体要求,我们增强了打赢防控阻击战的信心。”
“空中课堂”也深受企业欢迎。2月14日上午,《专家面对面,防控小tips——顺德区企业复工复产热点问题专家谈》全媒体直播节目举行,邀请疫情防控指导员谭覃(区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副主任)做客全媒体直播室,围绕企业复工复产的热点问题答疑解惑,同时活动在数十个平台直播,全网浏览超400万次。
开启防护品制造企业转产的“绿色通道”
因防护用品需求激增,相关企业在政府协调下需马上开工生产,广东康怡卫生用品有限公司等11家有意愿、有条件的企业希望尽快转产、销售防护用品。为此,区市监局在镇行政服务中心暂未开放的情况下,由疫情防控指导员统一为这类企业开展免约办理,跟进后续医疗器械许可和生产指导,为企业成功开通从免约变更经营范围到办理许可“一条龙”服务的绿色通道。2月13日,区市监局疫情防控指导员阴佳丽在回复企业咨询中了解到,广东康怡卫生用品有限公司增加防护用品生产的需求计划,却因区行政服务中心防控期间实行“全预约办理”拿不到预约号而遭到搁浅时,作为审批服务员的她愁眉紧锁,第一时间电话联系并指导该公司填报资料,修改经营范围等表述,帮助企业提交电子预审资料。2月14日,公司经办人到区市监局审批服务窗口正式递交申请材料,阴佳丽当日在非关键要件不全的情况下进行“容缺受理”,使得该企业快速领取营业执照。取得执照后,阴佳丽又联系相关同事指导该企业准备医疗器械许可资料,帮助该企业与时间赛跑,以最快速度投入生产。
8天6次上门3招齐出促企业顺利复工
杨旭花是大良街道疫情防控指导员,和同事负责保障4家规模以上企业的复工复产工作。2月8日,她和同事来到大门社区一家电机制造企业了解复工复产准备情况。街道干部的到来,不仅没有受到企业管理人员的欢迎,反而对相关工作询问显得很不耐烦。她认为该企业复工复产准备工作不足,尽管有复工复产意愿强烈,且是当地一家知名企业的上游企业,但还是建议2月10日不要复工复产。为防止企业擅自复工复产,在杨旭花的提醒下,大门社区党委于2月9日和11日分别上门指导,发现该企业防疫物资、环境卫生及隔离留观室尚未准备充分。2月12日,该企业又提出复工复产意愿,她和同事再次上门指导,发现企业环境卫生、员工健康教育等仍存在不足。无论怎么解释,企业管理者总认为政府在“挑刺”。如何让企业真正消除政府“挑刺”的想法?
杨旭花三管齐下:一是找“话事人”,通过经科部门,与企业法定代表直接对话争取理解;二是“传经送宝”,2月13日,会同经科部门,专门邀请复工复产标杆企业新讯电子公司负责人到现场指导,邀请该企业负责人到新讯电子公司实地参观。三是明确要求,反复强调,企业复工复产联合执法组发现复工复产后,企业管理不规范的,会马上责令停工整改。实施三个“妙招”后,该企业负责人查漏补缺,不断完善防控措施。2月16日,她和同事再次上门,企业已达到要求,顺利复工复产。(顺组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