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说“不能办”只说“怎么办”,上海政务服务提升企业幸福度

 2020年1月2日,上海市政府对外公布优化营商环境3.0版方案。上海市政府副秘书长、市发展改革委主任马春雷在解读该方案时称,上海将进一步深化整合跨部门办事流程,最大限度压减企业办事的环节、材料、时间、费用,着力提升企业办事便利度。

而就在优化营商环境3.0版方案发布第二天,1月3日,包括精锐教育集团在内的6家重点企业与上海市普陀区政府签约,将战略总部或重要产品线迁至普陀。

谈及将上市企业总部落户上海普陀的缘由,精锐教育集团董事长柯金书将其归结为“政府服务做得好”。

“随着业务扩张速度加快,以及产品线日趋复杂,相关证照办理、资质申请就成为影响企业发展的关键问题之一。以办学许可证为例,此前精锐教育新设门店只能逐个门店依此办理,而现在可以‘并联’办理,大大缩短了办理时间。门店扩张快,业务增速就得到了保证。”柯金书解释道。

柯金书所提及是的证照办理手续减少,就是上海过去两三年在优化营商环境方案中反复提及的“一窗通办”的成果之一。

普陀区招商促进办公室副主任陈苗认为,上海优化营商环境方案从1.0版到3.0版的进化逻辑,很大程度上能体现到“一窗通办”这个办事环节上。“1.0版强调专窗受理的标准和程序规范化,2.0版强调专窗受理的效率,到3.0版则强调行政服务窗口的无差别办理。”

实际上,在过去两年,除了贯彻优化营商环境1.0版、2.0版对“一窗通办”制定标准、提高效率的要求之外,包括上海普陀在内的多个区都已在提供更加精准和专业化的服务上下功夫。

2019年8月,注册地在黑龙江的一家主营冷冻东北水饺的食品加工企业“金喜鼎”准备将企业迁入上海,却在办理外地企业迁入和更名业务时遇到了困难。

初来乍到,人生地不熟的企业经营者范春玲抱着忐忑的心情来到了普陀区行政服务大厅。由于不清楚所涉事项的具体办理部门,她选择了综合窗口进行询问。

范春玲回忆道:“我们企业的业务第一次拓展到上海,对这边的办事流程还不熟悉,我们来之前还担心,怕跟有些地方一样服务都是方言,业务不熟、交流不畅、事情难办。”

了解了范春玲的问题之后,综合窗口值班长仔细审阅了她携带的材料。在反复核实情况后,值班长告诉范春玲,她的房屋产权材料没有带齐,此外《公司章程》和《股东会决议》中有不规范的地方,身份证粘贴也不规范。

在一一指正并列出清单之后,范女士对所需材料的种类和填写规范有了清晰地认识。2019年8月15日,在所有事项圆满办妥之后,范春玲用一张A4纸写下了满满一页的感谢信。

 

范春玲所写的感谢信。

不同于过往招商引资中“税收优惠”的常规“武器”,以“一网通办”、“一窗通办”为代表的政务服务正在增加上海企业的“幸福感”。

范春玲感谢信中提到的“为民行政大厅”即上海市普陀区行政服务中心,是直接服务企业的窗口单位。

该中心主任金岚岚透露,中心已将25个进驻部门的281个进驻事项拆分为1574个办事情形,让综合窗口人员明晰各个办事情形所需的办理材料、审查要点。同时,检查核对办理材料从过去的“有没有”进阶为现在的“准不准”,以最大程度减少办事人员跑路次数。对于现场收集的办事群众常见错误、意见建议,都纳入中心“受办分离”知识库,为综合窗口再提升提供依据,不断推动政务服务更精细。


“不说‘不能办’,只说‘怎么办’,我们作为服务企业的‘店小二’,就要以更大责任心、进取心,换取企业和办事群众更高满意度、惬意度。”金岚岚说,2020年,中心将进一步推进无差别“综合窗口”建设,推进“受办分离”改革,开设主题式服务专区,整合相关职能部门资源,提供“全程帮办”等政务服务,解决企业“疑难杂症”,升级改造办事大厅,提升自助办理服务。

2018年,上海市普陀区在中国社会科学院法学研究所发布的《县级政府透明度指数评估结果》中排名全国第一。其区域经济也从2015年的96.36亿元升至2019年的110.07亿元,“十三五”以来年均增速达到9.04%,并实现了从商贸为主的经济主线向科创驱动型经济的持续转型。

如今在上海市营商环境3.0方案的指引下,以上海普陀为代表的各级区政府正根据自身情况,制订和推出具体的营商环境行动规划。

在已出台的2020年《普陀区深化营商环境改革行动方案》中,普陀区政府提出18项具体任务和举措,将继续深化“一件事”流程再造,推进政务服务智能化建设,提升政务服务规范化水平,推进“证照分离”改革全覆盖,提升企业开办便利度,深化工程建设项目审批制度改革,完善企业市场退出机制。

相关产品

评论